​​_______________  中国机电抗震支撑系统供应商
新闻动态
抗震支架从设置到安装的知识点总结!
来源: | 作者:pro5618a4 | 发布时间: 878天前 | 1164 次浏览 | 分享到:
抗震支架系统适用于建筑内部附属机电设备如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电气系统、烟火检测和消防系统、燃气管道系统、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照明系统和应急电源、通讯设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抗震要求。
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

经过抗震加固后的建筑机电工程,可以减轻地震破坏,尽大的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保障我们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也可以尽量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侧向支撑结构 

所谓侧向支撑(图 1),是指抗震支架增设的斜支撑水平投影方向垂直于管道轴线。侧向支撑用以抵消地震水平荷载中关于垂直于管线方向的荷载,防止管线在地震中的侧晃运动,是整个抗震支撑系统中运用最多的支撑形式。支撑设置间距及最大设计间距可参阅《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相关内容。


纵向支撑结构 

所谓纵向支撑(图 2),是指斜支撑水平投影方向平行于管道轴线。纵向支撑用于消除地震水平荷载中平行于管线方向的荷载,防止管线在地震中整体纵向位移。不同于侧向支撑,纵向支撑在系统中设置的数目较少,每个直管段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支撑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支撑间距超过设计最大间距,需要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 8.2.3条要求间距增设纵向支架。双向支撑结构综合了侧向支撑和纵向支撑两种支撑形式特点的支撑结构即为双向支撑结构,又称四向支架(图 3),一般适用于机电管线较多、支架承重较大的情况。


 抗震支吊架设置原则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距离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超过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线槽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 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 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超过150mm 应设置抗震支撑。

所有抗震支吊架必须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必须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其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º,且不得小于30º。沿墙敷设管线当设有入墙的托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将其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

 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质量要求 

1、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并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C型槽钢切割时应开口向下,避免切割时变形,切口毛刺打磨平滑并做防护处理。

3、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支吊架,应采用具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在安装过程中应钻孔深度到位,安装扭矩符合要求。

4、固定于钢结构上的抗震支吊架,应采用专门的夹具进行连接,严禁钻孔和焊接。

5、连接螺母与全螺纹吊杆和锚栓连接时,螺纹端头先按选入深度划线,旋入深度均应达到45%的螺母长度,安装后的全螺纹吊杆垂直偏差不应大于4°。

6、抗震支吊架的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

7、抗震支吊架的斜撑与吊架的距离不得大于0.1m。

8、抗震支吊架斜撑安装不应偏离其中心线2.5°。

9、管夹与管道连接处应设置防震绝缘垫,防止连接处产生电化学腐蚀,管夹与管道的连接应稳固。

 抗震支吊架的施工步骤 

1、对所保护结构进行分析和测量,确定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布置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

2、下料,按照测量尺寸对C型槽钢和全螺纹吊杆进行切割。

3、吊点胀栓(或拧爆)安装。

4、垂直吊杆安装。

5、横担或管束安装。

6、侧向、纵向加固件安装。

 抗震支吊架的施工要点 

1、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2、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

3、水管及电导管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大于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

4、风管、电缆桥架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

5、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6、当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道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道距垂直管道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道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

7、当抗震支吊架吊杆长细比大于100或当斜撑杆件长细比大于200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8、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9、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10、沿墙敷设的管道当设有入墙的托架、支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

11、连接立管的水平管道应在靠近立管0.6m范围内设置第一个抗震吊架;当立管长度大于1.8m时,应在其顶部及底部设置四向抗震支吊架。当立管长度大于7.6m时,应在中间加设抗震支吊架;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可设置抗震支吊架;当管道中安装的附件自身质量大于25kg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12、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应对承重吊架分别独立加固并设置抗震斜撑;门型抗震支吊架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当管道上的附件质量大于25kg且与管道采用刚性连接时,或附件质量为9kg~25kg且与管道采用柔性连接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撑。

 抗震支吊架的施工概述 

1、抗震支架系统适用于建筑内部附属机电设备如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电气系统、烟火检测和消防系统、燃气管道系统、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照明系统和应急电源、通讯设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抗震要求。

2、抗震支架实施流程:招标→深化设计→设计单位复核→机电设计院出正式施工蓝图→抗震支架供应商工厂加工→现场调整与施工。

3、采用抗震支架的明显优势是:

①可找到优秀的专业产品供应商;

②抗震支架系统设计是根据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建筑高度、结构类型、变形特征、附属设备所处位置和运行要求等按相关标准经综合分析后定点定位定材设计、科学合理;

③材料及附件严格采用符合国标要求的产品、并通过专业的防腐工艺加工,比较安全、可靠。

4、考虑到项目品质要求,抗震支架主要部件表面需采用钝化镀锌或热浸锌处理。

5、主要施工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通用技术条件》

《管道支吊架标准》(GB/T1711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0242-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

《风管支吊架》08K132

《电缆桥架安装》04D701

正式施工蓝图及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单。

抗震支架系统综合信息表

 抗震支架部分的施工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的实施,应力求科学、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施工组织说明

由综合机电施工单位组织业主、监理、总包等单位共同进行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的品牌比选确认工作,共同确定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供应商,但最终决策权属建设方。

由抗震支架厂家负责组织机电设备抗震支架的深化设计和施工组织等工作。

抗震支架深化设计图纸必须经机电设计单位复核确认、并统一由设计院出正式施工蓝图。

2、材料要求

本支撑系统主要材料为Q235,材料力学性能等应满足《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标准要求。

五金产品表面钝化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应该不低于8UM。

五金产品表面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应符合《GB/T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要求,平均膜厚50UM。

五金产品表面电镀白锌处理,膜厚应该符合《GBT 9799-201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要求,厚度不低于5UM。

本系统刚性连接主要为C型槽钢,验收标准按(GB/T2518-2004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和《03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弯脚槽钢尺寸和力学特性表》要求。

C型槽钢内卷边缘和相关配件都须带有连续齿牙,齿牙深度不低于0.9mm。

螺栓保证载荷须满足GB/T3098.1-2000、螺母保证载荷须满足GB/T3098.2-2000等要求,性能等级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所有配件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严禁任何以摩擦力来承担受力的连接方式,连接槽钢和槽钢连接件之间的弹簧螺母须带有齿,以防止滑脱松动,保证系统安全。

抗震支架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具有安全的抗震、抗冲击、抗滑移性能。同时为保持抗震支架的绝对安全,关键连接配件不允许使用跟槽钢锯齿模数不匹配的弹簧螺母。

3、抗震支架深化设计说明

在确认抗震支吊架供应商后,由抗震支吊架供应商在设计院提供的综合管线的基础上进行抗震支吊架深化设计,并提供由专业软件校核的成品支架系统信息表,其内容包括系统各个节点的荷载计算及槽钢,吊杆、锚栓及连接装置的材料选型,校核承载力和挠度。

应提供深化设计后详细的支架布局图、支架节点详图,以便施工的开展和后期验收的开展。

基于深化设计,应提供支吊架材料清单、供货计划及技术服务计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衔接。

风管荷载取值依据国家标准图集《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08K132;水管自重取值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图集《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电缆荷载取值依据国家标准图集04D701《电缆桥架安装》等。管线设计承载力安全系数为1.35,多种管线综合支架应综合满足上述标准要求。

型材由配件经过槽钢锁扣进行连接;斜撑通过专属设计的抗震连接座、可调式铰链与槽钢、吊杆、管夹等连接;需要安装在槽钢上的配件通过带有槽钢螺母的扣件与配件紧密安装。

抗震支架系统的固定点:

固定于钢柱及钢梁上的支架,不允许进行焊接和钻孔,采用抗震专属的夹具进行连接设计;

固定于楼板或者梁柱等建筑结构体上的支架,应采用拉拔强度和剪切强度都符合抗震荷载要求的锚栓,且安装有效埋深必须满足要求。

抗震支架系统刚性及柔性支架:

所有的抗震支架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抗震支架必须做综合的设计方案和详细的节点详图,并提供相应的计算书;

在建筑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上安装使用刚性支架,需满足斜撑长细比L/r小于200,且各抗震支架配件均须满足抗震需求。在斜撑长细比L/r大于200或者斜撑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柔性支架,柔性支架的斜撑及连接装置均采用抗震专属设计的钢索和连接件。

若室内空间跨度较大,室内管道较多,需要增设钢结构辅助梁,屋面上原设计未考虑管道及风管的下挂荷载,亦需增设钢结构辅助梁,所有辅助钢结构应与原结构设计进行沟通,由专业的钢结构公司进行深化设计。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压缩普通支架占用空间,以确保机电管线整体的美观与少占用空间。

4、抗震支架系统施工说明

所有抗震支架装配施工须按照设计院确认的图纸施工,管道支架应与暖通、给排水、强电、弱电、建筑、结构等专业密切配合施工。

主材型钢标准长度为6.0米,施工单位可根据需求用机械方式自由剪裁,切口要清理毛刺,系统拼装时,锁紧扭力为40N·m。

为确保抗震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抗震支架的安装须由抗震支架供应商组织施工。

安装抗震支架的锚栓只可固定在剪力墙,梁或钢结构梁,承重柱上。不可安装在砖,板等非建筑主体结构上。但必须符合结构安全要求与遵循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指导。

拼装好的支架若有外露的切口,须用专用的塑胶保护端盖或专用镀锌防腐漆加以封护。

5、抗震支架系统施工步骤

准备工作

1)施工前各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施工图纸及现场施工布置情况。

2)认真做好施工各环节的测量、检验记录的准备工作。

成品槽钢存放及切割要求

1)槽钢运输到场后,尽量存放于室内。

2)存放于室内时,需垫置防水薄膜,薄膜上放干燥木条,槽钢布置其上。

3)严禁在堆放的槽钢上踩踏。

4)切割结束时应及时清除吸附槽钢表面和内侧的铁屑毛刺,并打磨切割产生的毛刺。

安装步骤

1)安装点定位及锚栓的安装

• 对管道上的安装点进行定位,通过计算测量对各个螺栓的安装点进行精确定位并标记,误差不得大于2mm。

• 钻孔,对需要安装锚栓的点位确定锚栓安装深度后进行钻孔。



• 孔位清理:用清孔工具(气筒、毛刷)清除孔内灰尘,为达到效果,应进行两刷两吹。 


• 安装锚栓:将膨胀锚栓打入规定的深度值。 

注:安装抗震支架的锚栓只可固定在剪力墙、梁或钢结构梁、承重柱上。不可安装在砖、板等非建筑主体结构上。


管道支架安装 

1)单管支架安装步骤


• 先确定管夹安装位置,并安装好吊杆套件(包括加劲装置数量及安装位置)。 


• 对照节点信息表,确定安装斜撑角度,并安装好斜撑套件。

上图为单管侧撑

上图为单管纵撑 

水管侧向及纵向支撑抗震吊架详图

2)组合门型支架安装步骤



注:上图中加劲装置之间的间距L不是固定的,它根据吊杆的尺寸和侧撑布置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 根吊杆时采用100%,2根吊杆时采用50%,2根吊杆一个侧撑时采用75%。

3)风管的门型支架安装形式


4)电缆桥架的门型支架安装形式

6、抗震支吊架系统应具备以下权威机构认证报告及资料,以确保使用安全

抗震支架系统应具备抗冲击荷载测试报告,以确保特殊荷载下的安全保证。

管束系统应具备耐火等级测试报告,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防火时效。

拥有中国国家级检测机关出具的的力学测试报告。

所有连接件提供相应的承载力学测试报告。

提供完整的《抗震支架安装技术手册》、《抗震支架系统荷载计算书》、《成品支架现场安装指导手册》等一整套资料,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